可以通过连续的曲线或折线来表示降温的过程。曲线的具体形状和斜度应根据降温情况进行调整,以反映出温度的下降趋势。添加标记:为了更清晰地表明物理降温的时间点,你可以在降温曲线上的相关位置添加适当的标记。
1、退热贴可以贴在额头,这个部位有明显的血管,可以起到退烧并且缓解发烧引起头痛的情况。退热贴可以贴在双侧腹股沟处,此处有明显的血管以及淋巴管,可以起到明显的退烧效果。在发烧的时候要注意给孩子多喝水,注意休息。
2、放置的部位一般在于大血管走行的部位,例如额部、枕部、腋窝、腹股沟、腘窝等处。当患者体温超过35℃的时候,可以适当的使用退热贴。退热贴持续时间一般是4~6小时,部分可以持续到10小时以上。
3、退热贴更好贴在身体大动脉流过处,散热更快,常见大动脉位置如:颈部两侧、枕部、大腿股沟处、太阳穴、腋下等,注意监测体温,以观察降温效果。
4、使用时沿缺口撕开包装袋,取出贴剂,揭开透明薄膜,直接敷贴于额头或太阳穴,也可敷贴于颈部大椎穴,为了加快降温速度,可同时加贴数贴于人体左右颈总动脉,左右腋下动脉,左右股动脉处。可按照使用部位大小剪下使用。
5、额头、脖颈、太阳穴或其他需要降温、冷敷的部位。退热贴的退热原理是物理降温,使用过程中凝胶的水份通过皮肤的热量蒸发汽化,从而降低体内的热量。
体温单画法。物理降温后体温的绘制 *** :体温大于39℃要画降温符号,物理降温后30分钟测得的体温,以红圆圈表示,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的温度同一纵格内。
体温35之前,可以用物理降温,超过35之后,不仅要物理降温,还要使用药物控制。画降温图是护士做的,一般在医院住院有体温单的。
)体温符号:口腔温度以蓝“●”表示,腋下温度以蓝“×”表示,直肠温度以蓝“〇”表示。2)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后30分钟所测的体温,绘制在降温前体温的相应纵格内,以红“〇”表示,并用红色虚线与降温前的体温相连。
各点、叉、圈之间以蓝线相连。物理降温如温水或酒精擦浴、大动脉冰敷后的体温,以红圈表示,并用红色虚线与物理降温前的体温相连,一次体温亦应与物理降温前体温相连。脉搏、体温单内每小格为4次、5小格为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