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谢谢各位,我现在懂得用了。我又想了一下,总结如下。t=1a=360*t*nxt=200*cos(a)+100*t*n*cos(a)yt=200*sin(a)+100*t*n*sin(a)zt=0200是初始半径,100是转一圈的半径增量,n是圈数。
阿基米德螺线是渐开的,所谓等速螺线,意即:某个点在匀速转动的同时沿半径方向匀速率移动。这里有一些动画图(图片出处见水印):这些传动都是利用了等速螺线的特性。
阿基米德原理推导过程是:根据浮力产生原因,上下表而的压力差。以边长为a的正方形铁块为例,沉没水中时水深h。
阿基米德证明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等于它所排开液体的重量,这一结果后被称为阿基米德原理。他还给出正抛物旋转体浮在液体中平衡稳定的判据。
其大小等于该物体所排开的流体重量,方向垂直向上并通过所排开流体的形心。这结论是阿基米德首先提出的,故称阿基米德原理。结论对部分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同样是正确的。同一结论还可以推广到气体。
在总结了关于埃及人用杠杆来抬起重物的经验的基础上,阿基米德系统地研究了物体的重心和杠杆原理。
当船跟钢材是相同的重量,虽然重量相同,但是船的密度比水的密度要小,因此会浮在水面上。但是钢材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就沉入了水底。所以重量并不是主要决定浮力的因素。浮力的来由浮力是古希腊阿基米德所发现的。
第一,钢铁之所以放入水中会立刻下沉,是因为钢铁的密度比较大。物体的浮力等=物体的密度*重力加速度*该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金属块产生的V排很小,排开的液体重力较小,金属块获得的浮力小与自身的重力,所以下沉。船只是把金属制成空心的,产生很大的V排,排开的液体重力较大,因此获得了很大的浮力。可以使金属做成的船只漂在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