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 1947年6月,刘邓大军穿越黄泛区,突破 *** 军队的重重封锁,经过月余艰苦作战,行军,到达大别山地区,建立了大别山根据地。成为威胁 *** 统治中心武汉南京的尖刀之一。
大别山在地理上处于南京与武汉的中间,当时 *** 军队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实行重点进攻,像两个拳头伸出去,那么敌人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重大意义是揭开了人民 *** 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作用:之一,牵制了 *** 军队,缓解了解放区军事压力。第二,开辟了新解放区,缓解了老解放区经济压力。第三,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千里跃进大别山,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牵制了 *** 军队,揭开了人民 *** 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 *** 刘邓大军向 *** 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
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 *** 刘邓大军向 *** 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1947年6月3日, *** 和中央军委电令刘、邓: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积极准备于6月底突破黄河,挺进中原。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后,建立了鄂豫皖解放区,经济负担由新解放区来承担。部队也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刘伯承、 *** 还亲自和战士们一起缝制棉衣等。这些都极大地缓解了老解放区的经济压力。
1、这个地处鄂豫两省交界处,名叫小界岭的地方就是抗日战争武汉会战大别山防线的指挥中心,也是战斗双方伤亡惨重的区域,史称“小界岭战役”。
2、大别山位于鄂皖交界,扼江汉、江淮之要冲,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抗战期间,第五战区 *** 在这里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屡次切断长江航道,对武汉、合肥、南京等日军占领区形成了巨大威胁。因此,日军必欲除之而后快。
3、日军决定在1942年12月底,部署对其威胁更大的华中地区的大别山游击区进行大扫荡。并决定调集主力师团,共约5万余人,委任第十一军司令官冢田攻中将为指挥官,兵分六路向大别山游击区同时发起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