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数学认识时钟教案范文一 【活动目的】 通过观察及幼儿自身的尝试活动来认识时钟,初步了解时针、分针之间的关系,掌握整点、半点并知道其规律,结合日常生活理解时钟的用途。 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动手能力及大胆尝试精神。
1、二年级认识时间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用尺子画角。 (2)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2、【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案 教学内容: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90页例第91页例2及练习二十三相内容。 教学目标: 进一步认识钟面,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3、认识时间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课本第81页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 使学生知道1时=60分。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1、正确读写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看清时针指向几或者接近几,掌握时间的认读 *** 。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在一年级的时候,大家认识了整时,请你观察钟表,认一认。 生:9:00和5:00。
2、小学二年级数学《认识时间》教学反思 认识时间学生在一年级已经学习过,本单元的内容是建立在之一册已经认识整时和半时的基础上,教学5分5分地数,1分1分地数,一年级学生对此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教学中我特别注重结合实际。
3、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在教学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时间。
幼儿园大班认识钟表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能辨认出钟表上的整点、半点。 知道时针、分针及其表示时间的关系。 帮助幼儿理解钟表的功能,培养幼儿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幼儿园大班认识时钟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了解时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学会看整点、半点。 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育孩子珍惜时间,养成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幼儿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教案 篇1 幼儿大班数学优秀教案《认识时钟》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认识时钟 活动目标: 能仔细观察钟面,探索发现整点时分针和时针的位置规律,学会辨认整点。
1、认识时间教案 篇1 课题生成: 幼儿数学活动要求教师们在活动中,首先做到的就是要使幼儿真正理解一个数学概念,并掌握这一概念的的属性。
2、幼儿园教案《认识时间》1 目标: 初步了解钟的表面结构及时针、分针运转规律,学习看整点。 养成按时作息,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3、使学生认识到时间与生活的联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形成珍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能认、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 教学难点: 正确读写钟面上接近整时的时间,看清时针指向几或者接近几,掌握时间的认读 *** 。
4、认识钟面,知道钟面上的12个数字、时针、分针;学生结合经验学会看整时,知道整时的两种记录 *** 。 通过观察、比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抽象的思维能力,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