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酉时是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十二时辰之一。中国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今的两个小时。酉时对应的时间是十七点至十九点。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
1、酉时是十七点至十九点。酉时,十二时辰之一。中国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今的两个小时。酉时对应的时间是十七点至十九点。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
2、酉时指的是从下午五点到晚上七点这两个小时,对应的生肖是鸡,因为这个时候放养出去的鸡会归巢。酉时是十二时辰中对时间的记法,而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天中太阳出没的规律、天色变化以及日常活动、习惯等归纳总结的。
3、酉时是17点至19点。酉时时间是17时至19时,又名日入,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中国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相传是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十二时辰制。
4、指下午5点到晚上7点酉时是几点到几点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17:00至19:00。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下午5时正至下午7时正)。这段时间鸡开始归巢。
5、酉时指的是下午的五点到七点。它是古人根据一天太阳的变化和当时人们的生产或习惯归纳总结而来的。在汉代的时候,古人又将十二时辰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6、酉时是指下午5 时正至下午 7时正。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下午 5 时正至下午 7 时正)。这段时间鸡开始归巢。中国古人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於现今的两小时。
酉时的解释[from 17∶00 to 19∶00 oclock] 旧式记时法指 下午 五点钟到七点钟的 时间 赵云从辰时杀至酉时,不得脱走,只得下马少歇。《 三国演义 》 详细解释 旧式记时法指 十七 时到十九时。
酉时是17点~19点,此时鸡开始归巢,是十二时辰表之一,人根据一天之内太阳的变化、日常生产活动以及生活习惯归纳总结的,独创于世,其历史比较的悠久,在风水学中酉时出生的人往往是有福的人家,有贵子的命格。
酉时是:下午17:00-19:00之间。酉时是下午5时正至下午7时正,鸡开始归巢。【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古时,人们又将日出和日入分别作为白天和黑夜到来的标志。
酉时 [yǒu shí] [酉时]基本解释 旧式记时法指下午五点钟到七点钟的时间 赵云从辰时杀至酉时,不得脱走,只得下马少歇。--《三国演义》[酉时]详细解释 旧式记时法指十七时到十九时。
1、子时是23:01~01:00、丑时是01:01~03:00、卯时是05:01~07:00、酉时是17:01~19:00 子时(23时至01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之一个时辰。
2、子时为23时至01时;丑时为01时至03时;卯时为05时至07时;酉时为17时至19时。十二时辰的简介:十二时辰相当于24小时,每个时辰等于2小时。古代劳动人民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
3、时辰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时辰对应的现在时间分别是:子时,夜半,亦名子夜、中夜,对应时间为23点至1点。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对应时间为1点至3点。
4、【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昳。(13时至15时)。【申时】晡时,又名日铺、夕食等:(15时至17时)。
5、子时为23时至01时,丑时为01时至03时,卯时为05时至07时,酉时为17时至19时。子时是23时至01时,夜半又称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之一个时辰,对应十二生肖中的鼠,称为子鼠。丑时是01时至03时,鸡鸣,又称荒鸡。
6、时间对应的时辰是如下:子时:(23时至01时)。丑时:(01时至03时)。寅时:(03时至05时)。卯时:(05时至07时)。辰时:(07时至09时)。巳时:(09 时至11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