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气中的水蒸汽直接凝华或水滴直接凝固而成,就是雪。也可说是云中的温度过低,小水滴结成冰晶,落到地面仍然是雪花时,就是下雪了。冰融化时会吸热,所以地面气温会比下雪时低。
下雪要达到几度1 看水汽多少;水汽多,0度左右就会下雪;水汽少,要到零下10度左右。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另一个条件是空气里必须有凝结核。雪花晶体的大小,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密切相关。
只有气温在零下2度以下的时候,才会有降雪的可能性。如果气温高于-2℃,降的就是雨了,不是雪。
下雪的条件为大气中需含有较冷的冰晶核,或者有充分的水汽,在冰点0℃以下。如该冷空气相当强烈,并带着湿气,1℃至10℃的温度同样可以降雪。
当云下气温低于 0℃时,雪花可以一直落到地面而形成降雪。如果云下气温高于 0℃时,则可能出现雨夹雪,降雪与地面的温度无直接关系。降雪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水汽饱和”和“空气里有凝结核”。
是不是温度低于零度就可以了?不是的,水汽想要结晶,形成降雪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条件是水汽饱和。空气在某一个温度下所能包含的*水汽量,叫做饱和水汽量。空气达到饱和时的温度,叫做露点。
外界的温度是多少,雪的温度就是多少,理论上外界温度升高到零度以上时,雪开始融化,雪的温度还要看水汽多少,水汽多,0度左右就会下雪,水汽少,要到零下10度左右。
看水汽多少;水汽多,0度左右就会下雪;水汽少,要到零下10度左右。雪花晶体的大小,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密切相关。天气越冷,气温越低,雪花晶体越小,在天气十分严寒时,形成的雪花晶体,其直径往往不到0.05毫米。
一般情况下 在整体的空气气温低于0摄氏度才会有雪 不过那些非常的物理现象就没有办法说了 有时候大夏天的风吹强降温也可以造成夏雪 冰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