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厥阴肝经经络循行路线图的介绍(肝经经络图)

2023-07-11 8:59:28 体育知识 admin

足厥阴肝经经络循行路线图的介绍

足厥阴肝经有一条支脉:从眼球连络于脑的脉络处别行而出;向下行至颊部魄里面;再环绕口唇的内侧。足厥阴肝经的另一条支脉:从肝脏别行而出;贯穿横膈膜后,再向上走行并注于肺脏;并在此与手太阴肺经的经脉相衔接。

足厥阴肝经经络循行路线图的足厥阴肝经联系脏腑

1、足厥阴肝经有一条支脉:从眼球连络于脑的脉络处别行而出;向下行至颊部魄里面;再环绕口唇的内侧。足厥阴肝经的另一条支脉:从肝脏别行而出;贯穿横膈膜后,再向上走行并注于肺脏;并在此与手太阴肺经的经脉相衔接。

2、(1)足厥阴经的循行:肝的经脉叫足厥阴经。

3、足厥阴肝经循行路线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

4、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联接脏腑内外、沟通上下等功能,无论感受外邪或脏腑功能失调,都会引起经络的病变。

5、十二经脉通过手足阴阳表里经的联接而逐经相传,构成了一个周而复始、如环无端的传注系统。气血通过经脉即可内至脏腑,外达肌表,营运全身。

6、十二经脉根据各经所联系的脏腑的阴阳属性以及在肢体循行部位的不同;具体分为手三阴经;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四组。

关于各条经络穴位的位置和作用简介(附经络图)

1、足三里穴主要有理脾胃、调气血、补虚乏、泄胃热、通经络以及防病保健的作用,主要能治疗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随、心悸、气短以及虚劳、羸瘦等。

2、小海: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果觡之间,用手一拨动指尖就会发麻,这就找到这个穴位了。经常拨动小海穴可增强它的传导力也可增加心脏的力量。小海穴也是这条经络的合穴。合穴治这条经络的脏腑,可增强消化能力,可去人体的燥火,强脾。

3、肾俞穴位于人体脊椎椎突下方,大椎侧面5寸位置。一般情况下,如果肾俞穴有结节症状,多为尿血、腰痛以及阳痿的前兆,同时也会伴有耳鸣、头晕的症状。人体背部经络图及作用3 由于后背部主要是督脉和膀胱经途经的地区。

4、所属经络 足少阳胆经 穴位图 位置 地五会穴在足背外侧,当足4趾本节(第4趾关节)的后方,第5趾骨之间,小趾伸肌腱的内侧缘。取穴方法 坐位或仰卧位。

5、穴道位于“经络”——能量的通路上。而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

人体背部经络图及功用解析

经络的作用有以下内容:联络的功效,身体是由五脏六腑等有关人体器官构成,根据经脉完工一个合理的联系,能够使身体做为一个总体开展有关作用的融洽,人体内脏能够根据经脉相互有机化学联络在一起,对身体融洽阳阴有非常大益处。

养肾强身。养好背其实也相当于养好肾,因为背部有诸多穴位具有强肾的功效。疏通气血。背部遍布诸多的经络,一旦经络出现淤堵的现象,对人体的危害是较多的。抗衰老。

缓冲作用,经脉能够调整身体的阳阴,使有关病症出现以后根据经脉开展调节,针对气血不和,阳阴偏盛、偏衰等,都能够开展调节。背部经络图6条的走向3 由于后背部主要是督脉和膀胱经途经的地区。督脉省委书记一身的血气。

背部正中间的脊柱是督脉的循行线,省长一身之阳经,有统领、调整、联系其他阳经的功效,影响力十分关键。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QQ: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