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养:水泥池,每平方米放养25-35只,土池,每亩放养4500-6500只,放养前,使用2-4%食盐水浸浴5分钟左右。饲喂: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稚鳖体重2-6%,鲜活饲料日投喂量为稚鳖体重5-10%。
人工养殖甲鱼,一年大概能长1-5斤。通常之一年生长比较缓慢,大约能长半斤左右,第二年生长速度会加快,养殖两年通常能长到2斤左右。野生甲鱼的生长速度要比养殖的慢很多,一般一年只长100克左右。
甲鱼一年能长1-5斤左右。甲鱼苗一年可长1-5斤左右,之一年生长缓慢,大概只能长半斤左右,第二年会长得较快,一般养殖两年能长到2斤左右。
饲料投喂 投喂方式 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能使甲鱼摄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采取块状饲料投喂节省饲料。
幼甲鱼种苗从越冬温棚移入室外塘中养殖,最重要的是掌握好水的温度。如果温差过大,天气变化大,则不宜移至室外放养,应待温度持续几天平稳后,温差不超过2℃时再进行放养。
甲鱼苗刚孵化出来时,不要立即投入池塘中。(它的身体、肚子为得到全面的舒展及收复,可以让它在干净的沙盆中,游荡3小时以上,然后清洗干净,用高锰酸钾泡3分钟,再放入池塘。记住:水位不要太深。
饲喂 *** :养殖甲鱼幼苗时,要向水中投放动物性饲料,并控制喂食量,让甲鱼半小时内进食完毕。水质管理:养殖水温要保持在20-30度之间,并向池中栽种水葫芦,净化水质。
把好水质关。水质好坏直接影响到甲鱼的养殖效果,池水过肥甚至有臭味,不但对甲鱼生长不利,而且影响到其肉质味道。一般情况下,每隔一星期左右往池里注一次清净的河水,总量约占原池的四分之一。定时清洗食台残物。
水质调控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作做得好坏,决定着养殖的成败。水体充氧的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与有害有机质的含量,要保证充氧设施的畅通。
1、选用健康的苗种养殖。尽量做到就地培育稚、幼苗,同时尽量避免引入外地苗特别是进口苗,以防止病原体的继发性感染。既使引入,也必须进行严格检疫和隔离观察。
2、水温控制水温20℃—30℃是甲鱼生长的更佳温度范围,水温高于20℃时甲鱼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3、所以甲鱼苗放养前切忌清水下塘。消毒是一项很重要的防病措施,苗种的甲鱼体消毒可用金碘30-50ppm短暂浸泡再入池。
在自然条件下,野生甲鱼生长较为缓慢,从幼苗到成鱼一般需要3-5年的时间,一般一年只长100g左右。
大约需要花费2-5年的时间。如果是我国长江流域地区,从稚鳖养至500g,大约需要4年的时间。如果是台湾省南部地区,从稚鳖养至600g,大约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
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养成商品规格需3-4年时间。在这3-4年中,实际投饲期即生长期只有2年。如能创造条件,解除冬眠期,让甲鱼全年都能生长,这样就可缩短一半时间,则2年即达到商品规格。
1、三到五年才能长大。因为甲鱼一年中生长期仅6个月,因此生长发育慢,并随各地气候条件、饲养技术而异。如采取“加温养殖法”,养殖周期可缩短1~2年。
2、一年可产蛋多次,孵化期一般需要2-3个月的时间。自然条件下,野生甲鱼从幼苗到成鱼一般需要3-5年的时间。人工养殖条件下,饲养18个月,即可培育出体重5公斤的商品鳖。
3、幼年甲鱼水深保持在0.3-0.4m左右,每隔3天换水一次,每次的换水量为三分之一。(2)成年甲鱼每隔4天换水一次,每次的换水量为四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