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参归脾丸:人参、白术(麸炒)、茯苓、炙黄芪、当归、龙眼肉、酸枣仁(炒)、远志(去心、甘草炙)、木香、炙甘草等有补气、补脾、安神、益胃、调血、安胎的功效。
养胃的中药 白术 白术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胃、燥溼、和中的功效,用于治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溼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等症,为常用的中药材。
徐长卿:这种中药性味辛温,入肝、胃经。祛风、除湿、止痛、行气的功效,可以治疗胃痛、腹胀等病症,镇痛效果好,特别适用治疗浅表性胃炎。患者表现为胃脘痛、食欲不振、饮食无味等。
治疗慢性胃炎效果较好的中药有半夏、土木香、陈皮、紫苏。半夏具有燥湿化痰、和胃安神、降逆止呕的功效,是脾胃两经的要药。
治疗胃病的中药有许多种,但*请医生根据症状辨证治疗,这里推荐临床常用几种中成药,患者可对症选用:胃苏颗粒:由紫苏梗、香附、陈皮、香橼、佛手、枳壳、槟榔、鸡内金(制)组成。功效是理气消胀,和胃止痛。
治疗胃病的中药方 胃舒胶囊 药物组成: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功用: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中。主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凉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无力等症。
1、包括党参,炒白术,茯苓,炙甘草。益气养血,补脾。适用于脾胃气虚,胃不和,食少便溏。复方太子参冲剂 主要成分包括太子参,灵芝,茯苓,山楂,麦芽,水稻芽,硫酸锌,葡萄糖酸钙,枸橼酸铁铵。益气养阴生津,健脾消食。
2、山药山药为药食两用之品,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具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精益肾等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颈部食用,对于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
3、香砂养胃丸 :党参、白术、茯苓、苍术、甘草、半夏曲、陈皮、砂仁、藿香、木香、香附、枳壳、厚朴、六神曲、南山楂、麦芽、莱菔子。健脾和胃,理气化湿。香砂六君子丸 :党参,茯苓、白术、法半夏、陈皮、木香、砂仁、甘草。
4、临床上常用健脾胃中药:党参、白术、黄芪、扁豆、山药、山楂、芡实、麦芽黄精、大枣等。中成药有补中益气丸、香砂养胃丸、香砂六君丸、健脾丸、归脾丸等。具体辨证分型用药需在专业人士指导下进行。
5、④补脾益肠丸:含黄芪、白芍、木香等,功效为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可用于治疗腹痛,腹泻。⑤四君子丸:由党参、茯苓、白术和甘草四味药组成,益气健脾,可用于脾胃气虚的患者。
6、健脾养胃的中药药方 处方;法夏25g,黄芩15g,干姜10g,党参30g,炙甘草5g,川连12g,吴茱萸2g,乌贼骨40g,先煎浙贝母15g,木香砂仁各8g,后下柴胡12g,白芍 升麻各8g,枳壳10g,焦四仙各15g。
山药 山药为药食两用之品,含有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以及矿物质,具有健脾胃,补肺肾,补中益气,健脾补虚,固精益肾等作用,特别适合脾胃虚弱者颈部食用,对于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有非常好的改善作用。
白术白术性温,味苦甘,入脾、胃经,具有补脾、益胃、燥湿、和中的功效详解,用于治疗脾胃气弱、不思饮食、倦怠少气、虚胀、泄泻、痰饮、水肿、黄疸、湿痹、小便不利、头晕、自汗等症,为常用的中药材。
藿香 藿香含挥发油,可用作强刺激药和芳香料。中医认为,藿香气芳香,善行胃气,能和合五脏,可理气和中,止呕,最适合与湿阻中焦,胃失和降之呕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