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害死慈安是不可能的。因为慈安是东宫太后,权利比慈禧大多了。不过,属于间接害死。慈安是自己生病死的,但是却因为被慈禧所气。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别署均斋、瓶笙、瓶庐居士、并眉居士等,别号天放闲人,晚号瓶庵居士,江苏常熟人,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翁同龢,是晚清*的政治家和书法艺术家。对于他的书法,幼年时期多以欧、褚的书法为学子,中年时期则致力于颜真卿的书法。以书法而闻名,晚年沉浸于汉隶,在同光 书法家 中名列第一。
翁同龢(1830~1904)字声甫,号叔平,晚号松禅老人,江苏常熟人。清政治家。咸丰间状元。历任陕西学政,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等职。
晚清*政治家、书法家。翁同龢系大学士翁心存之子。翁同龢是咸丰年间状元,历任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工部、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协办大学士。
翁同龢(1830~1904),江苏常熟人。清代书法家。字叔平,号松禅,晚号瓶庵居士。咸丰六年(1856)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参机务。光绪戊戌政变,罢官归里。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家、书法艺术家。
甲午战前朝廷分为洋务派和清流派,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是李鸿章,清流派的代表人物是翁同龢。洋务运动随着甲午战败而失败,按理说洋务派的失势应该带来清流派的崛起。但实际上却不是那么回事。
光绪帝毕竟年轻,经验不足,被这些人一鼓噪,便成了最坚定的主战派。战争期间,本该同心协力,一致对外的,可惜清流派还是看不清问题的本质所在,不想着如何解决问题,而是一味地指责,攻击李鸿章及其手下的淮系文武大员。
为了攻讦李鸿章,连李鸿章之子李经方让儿子当了日本“驸马”这种“故事”都能写进奏折,以至于连帝党首领翁同龢看了这篇奏折后都评价:“语绝奇”。
甲午战争是光绪皇帝领导的。当时中国处于清朝晚期,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起,清朝统治集团中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洋务运动。
且翁同龢为光绪帝师傅,志锐为光绪帝爱妃珍妃兄长,文廷式为珍妃师傅,因此该派属于帝党的一部分。与前清流一样,主张“厉以风节”,反对贪官污吏;敢于揭露弊政,甚至有时还直接指责慈禧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