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节课,要通过在生活中的应用,把握比例尺的内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认识两种不同的比例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学生掌握了比例尺的定义和作用,以及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学生通过练习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内容明确,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比例的应用”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之后的一个教学内容。“比例尺”是运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一个典型范例之一。
课后反思 本节课利用了洋葱微课,通过动画的形式让学生直观的学习了比例尺的内容,也更深层次的把网络教育融入乡村教学中,是一次有意义并且成功的尝试。
比例尺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比例这一单元第一小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在对比例的意义有了一定的建构基础以及掌握了比例的基本性质这样背景下进行探索学习的。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看懂线段比例尺,会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1、小学数学教师教案设计方案(一) 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内容分为“圆柱和圆锥”、“正比例和反比例”和“总复习”三部分。“总复习”包括4个单元。
2、教学过程:结合情境,搜集概念。师:今天一共有多少位同学来这里和老师一起学习?生:40位同学。师:40位同学又分5个学习小组,哪位同学能用数的整除的知识说说40与5的.关系?生:40能被5整除。生:5是40的约数。
3、小学数学教案简案模板范文2022(一)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人民币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初步掌握基本的单位换算方法。 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应用意识,体验数学的价值。
本节课,要通过在生活中的应用,把握比例尺的内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认识两种不同的比例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学生掌握了比例尺的定义和作用,以及比例尺的使用方法; 学生通过练习提高了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教学设计合理,教学内容明确,课程内容丰富,教学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掌握比例尺的种类以及举例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 体会到数学在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 :—、导人新课 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尺的知识,我们学过的比例尺都是用数值来标明的,如比例尺1:10000就表示图上距离是l厘米实际距离就是10000厘米,像这样的比例尺叫做数值比例尺。
理解比例尺的含义。教学准备:直尺,地图,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