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鮟鱇鱼,俗称结巴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等,是一种深海鱼,它们遍布于世界的温带海洋中50米到100米深的海底。人类已知的安康鱼有250多种。因其独特的长相也有人把它叫做“海鬼鱼”。鮟鱇是鮟鱇目硬骨鱼类的俗称。
1、双吻前口蝠鲼(学名:Manta birostris)无尾鳍和背鳍,头前方有两条舌状鳍,能自由摇动,并可从下向外转卷成管状。鳃位于体下。尾短如鞭子,但无尖利倒钩。翼展长5~6米,最长者可达9米。背部体色黑至灰蓝色。
2、蝠鲼现存3属13种,遍布于南北纬35度之间的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在中国东部和南部海域能见到4种:双吻前口蝠鲼、日本蝠鲼、台湾蝠鲼和无刺蝠鲼。
3、双吻前口蝠鲼主要分布在热带至温带的海域中,栖息在较低的水层,体长可达9米以上,以浮游的甲壳类和成群的小型鱼类为食。
4、胸鳍翼状。尾细长如鞭,具尾刺。平时底栖生活,但有时上升表层游弋,并做远程洄游,行动敏捷。以浮游甲壳类和小鱼为食。卵胎生。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各海区,中国见于东海、南海和台湾沿海。
专家解答 魔鬼鱼是一种鱼,属于软骨鱼纲燕魟目鲼科的鱼类。它们还被称为蝠鲼、毯魟等。魔鬼鱼有鱼类突出的特征,比如它们的头部两侧有头鳍,这两个头鳍是由胸鳍进化而来的。
大片鱼叫蝠鲼,有个俗名叫魔鬼鱼。提到魟鱼,许多人脑海里首先浮现的或许是在海洋馆里看到游动时犹如鸟儿展翅飞翔的海魟。
魔鬼鱼是一种庞大的热带鱼类,学名蝠鲼,主要栖居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以浮游生物及小型鱼类为食,由于聚集场所通常远离沿海,因此难以观察,特别是未成年蝠鲼更难得一见。
魔鬼鱼又叫蝠鲼(Mobula),属于软骨鱼纲、蝠鲼科。因它们的游姿与夜里飞行的蝙蝠有些相似而得名,是软骨鱼纲、蝠鲼科几种海产属鱼类的统称。它包含两个属,前口蝠鲼属和蝠鲼属。常见的如日本蝠鲼、双吻前口蝠鲼。
魔鬼鱼是一种庞大的热带鱼类,学名叫前口蝠鲼。它的个头和力气常使潜水员害怕,因为只要它发起怒来,只需用它那强有力的“双翅”一拍,就会碰断人的骨头,致人于死地。所以人们叫它“魔鬼鱼”。
1、魔鬼鱼是一种庞大的热带鱼类,学名叫前口蝠鲼。它的个头和力气常使潜水员害怕,因为只要它发起怒来,只需用它那强有力的“双翅”一拍,就会碰断人的骨头,致人于死地。所以人们叫它“魔鬼鱼”。体青褐色。扣款大。
2、皮肤粗糙。嘴裂于头部的两鳍状肢中间,嘴型平坦宽广,下颚具有小型牙齿,牙齿细小,纵列约100颗以上,前列牙排列不齐,后面则较整齐紧密。鳃裂很宽,前后距离约相等,第三鳃裂宽比第五鳃裂距离大9倍。
3、身体扁平,胸鳍强壮,类似翅膀。他们在海里巡航。胸鳍前有两个细而窄的耳状突起,可以从口中收集食物。牙齿很小。虽然蝠鲼都是大型动物,但它们主要以浮游生物和小鱼为食。它们经常在珊瑚礁附近游弋,性情温和。
这是花骨鱼。学名:花( Hemibarbus maculatus Bleeker),鲤形目,鲤科,鮈亚科,属,俗称大鼓眼、麻鲤、麻沙根,分布较广,是常见的中小型经济鱼类。
这是鲢鱼 鲢鱼 (读音:lián yú )(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又叫白鲢、水鲢、跳鲢、鲢子,属于鲤形目,鲤科,是著名的四大家鱼之一,四大家鱼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属于典型的滤食性鱼类。
这是乌鱼,又名黑鱼、生鱼、鳢鱼、才鱼等,属鲈形目,鳢科。在我国,鳢科鱼类有两属:鳢属和月鳢属。
这是鳑鲏。鳑鲏、别名火片子、假鲫鱼,属于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硬骨鱼纲、辐鳍鱼亚纲、鲤形目、鲤科的一种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