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国渠在陕西省泾阳县。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大型水利工程的,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郑国渠是疲秦计的成果,全长2300多米,从仲山西麓谷口到蒲城县晋城村(今陕西泾阳西北王桥乡船头村西北)。
郑国渠位于陕西省的关中平原中部,北仲山内泾河流域。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
关中的郑国渠和白渠郑国渠兴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原是韩国的一个“疲秦”之计。韩国派当时著名的水工郑国到秦国去帮助修渠,企图以此消耗秦国的大量人力、物力,使其无力东顾,以保关东六国的统治地位。
郑国渠是秦王政元年(公元前246)动工在关中兴建的大型引泾灌溉工程,这本来是韩国的疲秦之计,欲使秦政力于建设,无力东伐。秦花费了十余年时间,经历一场曲折的政治斗争,终于修成。
1、郑国渠位于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2、郑国渠是现在的陕西省泾阳县。郑国渠位于陕西省的关中平原中部,北仲山内泾河流域。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有深远影响的灌溉工程,郑国渠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它的建成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3、泾河。郑国渠位于陕西省的关中平原中部,北仲山内泾河流域。郑国渠是现在的泾河;泾河是黄河支流渭河的一级支流,也是黄河之一大支流渭河的之一大支流。
4、郑国渠旅游风景区在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王桥镇岳家坡西北部。郑国渠旅游风景区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北仲山内泾河流域,郑国渠始建于秦王政元年(前246年)。
5、郑国渠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泾阳县西北部。郑国渠是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战国末年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
6、郑国渠属于咸阳考古遗迹的著名风景区。郑国渠首位于今天的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即今王桥镇的船头村西。
秦自战国后期起,国力日渐强大。为解决官兵的粮食问题,秦国大力兴建水利工程。在今成都平原的都江堰、陕西的郑国渠(今经惠渠的前身)都是秦统一六国前为了增加统一战争的战略物资储备而兴建的灌溉工程。
因为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郑国渠位于关中平原,这里气候适宜、土壤肥沃,农业发展基础好。
因为是秦国修建的,是秦王采纳郑国的建议后修建的。
郑国渠在陕西省泾阳县。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秦始皇修郑国渠是为了灌溉关中平原。郑国渠工程,西起仲山西麓谷口,郑国在谷作石堰坝,抬高水位,拦截泾水入渠。
郑国渠在陕西省泾阳县。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郑国渠位于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郑国渠,于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在秦国主持穿凿兴建,约十年后完工。
郑国渠是现在的陕西省泾阳县。郑国渠位于陕西省的关中平原中部,北仲山内泾河流域。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有深远影响的灌溉工程,郑国渠始建于公元前246年,它的建成为战国时期秦国的强盛和统一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郑国渠,是古代劳动人民修建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位于今天的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它西引泾水东注洛水,长达 300 余里。郑国渠在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
郑国渠位于今陕西省泾阳县西北25公里的泾河北岸。郑国渠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属于最早在关中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战国末年由秦国穿凿。公元前246年(秦王赢政元年)由韩国水工郑国主持兴建,约十年后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