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苏杭,葬于北邙。洛阳城北的邙山是中国人终极归宿的代名词,邙山上陵墓多得几无卧牛之地,更有6代24帝长眠于此,分布之密、数量之多、延续年代之久,堪称中国之最。
“邙山陵墓群”2001 年6 月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 年5 月国家文物局批准“邙山陵墓群考古调查与勘测”立项。邙山陵墓群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境内东西长近5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的邙山上。
邙山陵墓群可分为4个区:西段(北魏陵区)、中段(东周、东汉、后唐陵区)、东段(西晋、曹魏陵区)和夹河段(东汉、西晋墓群)。
邙山陵墓群是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有“东方金字塔”之称。邙山地理位置优越,背山面河,自古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的说法,因此这里古墓众多,“无卧牛之地”。
北邙山葬了6朝24位帝王。相关数据显示,邙山陵墓群已经探明的帝陵包括东周时期的王墓8座,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后唐帝陵1座。统计下来,合计6代24帝。
根据文献记载,北邙山帝陵主要埋葬着东汉、曹魏、西晋、北魏四代帝陵及其陪葬墓群。洛阳是十三朝古都,跨越时间长达千年有余。生于苏杭,葬于北邙。
邙山古墓葬有数十万之多,号称“无卧牛之地”,其分布之密、数量之多、延续年代之久,堪称中国之最。这其中的陵墓群又是全国更大的陵墓群遗址之一,是中国帝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1、邙山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北,黄河南岸,是秦岭山脉的余脉,崤山支脉。广义的邙山起自洛阳市北,沿黄河南岸绵延至郑州市北的广武山,长度100多公里。狭义的邙山仅指洛阳市以北的黄河与其支流洛河的分水岭。邙山海拔300米左右。
2、而邙山成为亡人之乡也是因为历朝历代很多有名的人都想葬在这里。
3、邙山陵墓群位于洛阳北面的邙山上,面积750平方公里。地跨洛阳下属的7个县区。
4、邙山陵墓群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南约20公里的邙山脚下,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陵墓群之一。这里保存着从东汉到北周时期的许多皇帝、贵族和名人的陵墓,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邙山陵墓群最早可追溯到东汉时期。
5、邙山的陵墓群是目前中国面积较大的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邙山陵墓群是世界上古代陵墓分布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是中国埋葬帝王最多、最集中的地方,加上皇族、大臣的陪葬墓,总数在千座以上。所以不能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