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始建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已有600多年的历史,1965年就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说当年苏三在洪洞县蒙冤落难时囚禁于此,后人便把这里称为“苏三监狱”。
当地杨时后裔至今珍藏着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清圣祖玄烨帝赐御书“程氏正宗”祠额,1984年经北京故宫博物院鉴定,确认为传世真迹。 程门立雪的故事 程门立雪的故事是这样的: 北宋的时候,有一个大学问家,他的名字叫做杨时。
程门立雪的故事: 有一次,杨时和游酢来拜见他们的老师程颐,但是当他们在窗户外边看见他的老师在屋子里边坐着睡着了的时候,不忍心打扰他的老师,就站在门外边,静静地等着他的老师醒过来。
过了良久,程颐一觉醒来,从窗口发现侍立在风雪中的杨时,只见他通身披雪,脚下的积雪已一尺多厚了,赶忙起身迎他俩进屋。 后来,杨时学得程门理学的真谛,东南学者推杨时为“程学正宗”,世称“龟山先生”。
6年,新旧党派之争越来越烈,程颐被贬到了四川涪州,受到管制。1102年,程颐的所有著作都被下令追毁,在其门人的帮助下,作品都全部保留了下来,但程颐也因经受不住打击逝世,享年75岁。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程门立雪《宋史》【原文】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译文】杨时到洛阳求见程颐。杨时大概当时有四十岁了。
宋朝 《宋史·杨时传》:“至是,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音zuò)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1、英法百年战争于1337年到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
2、年。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是指英国和法国,以及后来加入的勃艮第,于1337年 - 1453年间的战争,是世界最长的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长达116年。百年战争中,发展出不少新战术和武器。
3、英法大战,又称百年战争,是欧洲历史上一场重要的战争,从1337年持续到1453年,共116年。这场战争是英格兰和法国之间的一场战争,起因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三世声称自己有权继承法国王位,而法国国王则认为这是不合法的。
1、恩施土司城始建于元至六年(公元1346年),明天启初年(公元1621年)进行扩建。土司城坐落在恩施市西北,小地名叫对山湾的地方。距市 *** 所在地500米,占地面积300余亩。
2、年,中国明朝末年,处于明朝灭亡的前期。1644年李自成建国大顺,三月,李自成率军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最后攻克北京。崇祯在煤山自缢,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结束。
3、《宋史》于公元1343年开始编修,只用了两年半时间就修完了,公元1346年(至正六年)由江浙行省刊刻发行。
4、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元惠宗(顺帝)至正八年是公元1348年,距今664年。
当然是元朝。。至正八年是1348年,距今600多年 至正(元年:1341年 - 末年:1370年)是元惠宗的第三个年号,也是元朝的最后一个年号。元朝使用至正这个年号一共30年,是元朝使用相当长的一个年号。
元朝至正八年为公元1348年,此时已有较为成熟的青花瓷器问世。见于著录的有:“大元至元戊寅六月壬寅吉置”名款的青花釉里红塔式四灵盖罐 “后至元戊寅五月”铭文的青花釉里红楼阁谷仓。
元朝元顺帝至正年间从辛巳年(公元1341年)至戊申年(公元1368年),中间没有丁丑年。其间相近年代是:元顺帝至元三年(丁卯年,即公元1337年)至至正八年(戊子年,即公元1348年),其间相距11年。
1、元惠宗(顺帝)至正八年是公元1348年,距今664年。
2、元朝(1271年—1368年),历时九十八年。元朝共经历11位皇帝(自1271年元世祖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368年元惠宗妥懽贴睦尔止)。
3、元朝至正八年(1348年),元朝官员张文进在柏林向皇帝报告。款在这里是奏折、报告的意思,至正是元惠宗的年号,八年表示年份,柏林是地名或者某个机构名。
4、至正是元顺帝期间的一个年号,至正八年,应该是公元1348年。
5、并派遣旭烈兀西征西亚诸国。1259年病逝于合川东钓鱼山下。至元三年(1266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忽必烈追尊蒙哥庙号为宪宗,谥号桓肃皇帝。至元八年(1271年)十一月,忽必烈将国号“大蒙古国”改为“大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