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任的董事长张夕勇,生于1963年11月,刚年满57周岁,他从1996年就担任福田 汽车 董事,并从2017年11月开始出任董事长,分别有24年和3年时间;是公司一员老将。
北京汽车工业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为副部级行政单位,其下属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是厅级行政单位,故党政一把手为的级别为正厅-地-司级。
正部级。根据查询北汽集团官网得知,截止2023年4月14日,北汽集团属于国企,其内部部长相当于我国正部级干部。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汽车行业的骨干企业,成立于1958年,总部位于北京。
正厅级北京市 *** 直接管理的大型国企,跟北京的各个区局一级。
董事长,主席级别(3个级别-高级主席,主席,副主席),CEO需要向董事局汇报。总裁,会长President(4个级别-高级总裁,总裁,高级副总裁,副总裁),向CEO汇报。总经理(2个级别-总经理,副总经理)。
1、厂区一片荒芜杂草丛生,徐和谊就带着同事,每人发一把镰刀,从清除杂草开始做起,由此诞生了北京现代“500把镰刀搞创业”的故事。
2、在徐和谊的带领下,北京现代团队打着背包常驻顺义,用500把镰刀开荒创业,开创了“当年建成,当年投产,三年过百万”的中国合资汽车项目建设奇迹,创造了“北京现代”速度。徐和谊也由此被外界贴上了“拼命三郎”的显著人物标签。
3、把镰刀,割出了现代化的厂房,更割出了北汽人的信心。项目申报、工厂布局、车型审订、配套规划、工艺改造、员工培训……时间紧,任务重,徐和谊就带着整个团队扎在工厂,把工作全面铺开,齐头并进。
4、纵然有再多的未竟之事,徐和谊都将把接力棒交给下一任掌舵者。北汽自主品牌谋求更大的发展,也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为姜德义的首要重任。但不可否认的是徐和谊在位18年来,对北汽的卓重功绩。
5、比预想时间晚了两年,2020年7月的最后一天,北汽徐和谊时代正式落幕。 7月31日,北汽集团召开领导干部大会,宣布徐和谊将卸任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由金隅集团原董事长姜德义接任。
年是北汽集团将改革红利转化为业绩成果的关键之年。过去3年,北汽集团进行了一次“瘦身健体”的改革。 其中,“瘦身”指的是公司深度聚焦主业,而“健体”指的是北汽集团着力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很显然,在经历过去一年“聚焦主业”、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大北京”的变革后,2023年里,北汽集团正呈现出全维度焕新向好态势。前不久的上海车展上,北京汽车再次应势而变,发布了全新品牌战略。
年是北汽集团变动很大的一年,尤其自主业务板块,面貌焕然一新。10月份北汽集团新品牌“BEIJING”品牌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北汽新能源和北京汽车正式完成品牌整合,并归拢为全新自主乘用车品牌。
东风本田首款纯电动e:NS1上市后,销量基本在3位数徘徊,在强势的自主品牌面前并未刷出存在感,“挥之不去的燃油气息”,被不少人诟病。
从品牌传播到营销变革,从服务创新到渠道整改,种种变化的背后可以看出,北京现代正在大刀阔斧进行一场体系性改革,这场改革始于一年前,迄今已经取得显著效果。今年以来,“2025向新计划”得到进一步落实。
1、毕竟并没任何汽车行业从业经验的姜德义,如何将北汽自主拖出亏损的泥潭,是一个难度颇大的挑战。不过,从另一个侧面来看,姜德义此次接棒徐和谊,北汽看重的或更多是其重组的经验。
2、特别是对于在8月底刚刚接任北汽集团党委书记和董事长的姜德义来说,保证北汽集团业绩的平稳,是其接手北汽以后的重中之重。所以,如何应对戴姆勒扩大股比的要求,是其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3、正如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姜德义所言,应市场而变,北汽不会停下脚步。 聚焦主业“变” 自主创新“进”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聚焦整车、零部件、服务三大主业。
4、以角色焕新作为逻辑起点,北汽正在改变以“我”为主的造车思维,将用户视为主角,产品和品牌当好关键配角,落地场景化造车理念。
5、虽然在接任这一职位之后,姜德义一直颇为低调,鲜少出席相关发布会,但对于当下的北汽集团而言,发展自主品牌依然是其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一点,从此次的大范围人事调整之中也可见一斑。